第三节 统一人类行动的努力之一:国际联盟

  在明确了我们对于科学技术应持有的态度,以及要避免人类的灭绝必须采取统一全人类的行动以严格地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结论后,以下的问题便是要探讨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够实现统一全人类的行动这一目标了。

  在探索协调各国立场,统一人类行动方面,人们曾经付出过并正在付出一系列艰辛的努力,这一系列努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军事等等各个方面,但其重点主要是围绕着怎样制止人类的战争而展开的,这是因为一直以来人类最血腥、最可怕的自我毁灭一直是战争,战争对人类的危害是人们认识得最清楚的。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客观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可怕的各种灾难的背后,直接根源是科学技术,尤其是由科学技术最终导致的灾难已经不是简单的大规模毁灭,而是人类的灭绝。这样,就必须要求我们要比制止战争的发生其力度更要强百倍、千倍、万倍地去控制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的开发,因为,如果真的因自身的失误导致灭绝,人类连后悔和重新开始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事关人类的整体生存问题,人类所有别的价值在这一价值面前都显得无关紧要,这种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必然要求全人类的统一行动务必绝对彻底、绝对连贯、绝对持久。

  在统一和协调全世界的行动方面人类过去的努力不可谓不执著,其中最广泛、力度最大,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两次努力,一次是成立国际联盟,一次是成立联合国。但这些努力的结果怎样呢?它们在统一与协调全世界行动方面,尤其是在涉及人类最根本的利益方面它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关于这些,将在之后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力求通过这样的分析与研究,最终找到一个真正能够统一人类行动的可靠方案。

  一、国际联盟的成立

  国际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第一个组织起来协调世界行动,保障全人类集体安全的一种体制。之所以在20世纪初开创国际联盟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国际组织的先河,是人类经历巨大的自相残杀后痛定思痛的结果。

    1914年爆发了一场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是因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引发的。当时,奥匈帝国的后台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德国,塞尔维亚的后台则是同为欧洲强国的法国和俄国,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入侵自然把德国和法国、俄国牵扯了进来,紧接着英国也被卷入进来,以后美国、日本包括中国都被卷入了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7月至191811月,历时四年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极其惨烈的大战,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大国基本上都卷入了这场战争,参战国家33个,人口达15亿,导致的人员的死伤数量和经济的损失和破坏都是空前的。这场战争交战各国共动员参战人员7350万,总共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受伤人数超过2000万,直接和间接的战争费用达4360亿美元,超过过去200年历次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以上,这还不包括因战争导致的饥饿死亡和生产破坏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

  面对如此巨大的毁灭和破坏,让人触目惊心、心有余悸。战争期间就有人主张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利用这个国际组织统一和协调世界事务,以促进统一的和平运动,避免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为解决战后诸问题,1919118日至628日,战胜国和战败国在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并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14点计划,其中威尔逊倾注最大热情并寄予最大希望的是成立国际联盟。《凡尔赛和约》中国际联盟盟约被列为第一部分,1920110日《凡尔赛和约》的生效日即为国际联盟的成立日。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严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确立正义并遵守根据各条约所产生之义务……”。

  盟约明确地规定,“促进国际和平,实现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国际联盟的宗旨”,盟约还提出了“限制军备,保障成员国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防止战争与和平解决争端”的主张。并规定“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影响其他任何会员国与否,兹特宣告其为与联盟全体有关之事”。对于违反盟约进行战争者,被视为对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进行的战争行为,要施加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制裁。

  当时全世界都对国际联盟寄予厚望,尤其是一些深受大国欺负的中小国家,更是把国际联盟的成立当成是自己国家安全和主权平等的保护伞。有着学者总统之称的威尔逊则坚信,国际联盟是世界和平的“可靠保障”。

  国际联盟包括了当时全世界的主要国家,但对国联成立推动最大的美国并没有参加,原因是这时的美国议会奉行孤立主义的势力占上风,因此没有批准总统提出的加入国联的要求,但在之后的世界事务中,美国是支持国联的。另外一个大国苏联也没有加入国联,因为当时西方国家普遍抵制共产主义,所以将苏联排除在国联之外。

  国际联盟成立之后便力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世界人民的期待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事后证明,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根本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其工作成效是极其有限的。

  二、日本对国际联盟的挑衅

  国际联盟为促进世界和平,制止人类战争而创立,但在实践中却无法制止战争,也保证不了和平,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左右国家的行为,尤其是在制止大国的侵略,统一大国的行动上更加显得无能为力。国际联盟遭遇的第一次严峻的挑战是1931年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作为一个岛国的日本从资源和发展空间上都非常有限,但日本却一直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在1927年举行的“东方会议”上日本政府形成共识,即:要征服世界必先要征服中国,而要征服中国则必先要征服满蒙。所谓满蒙就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于是,在中国东北日本开始笼络当时的实际控制者张作霖,试图使之成为日本统治东北的傀儡政权。张作霖深知日本人的用心,因而对此态度很抵触,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于是策划炸毁了张的专列,张作霖身负重伤,不治身亡。之后,张作霖血气方刚的儿子张学良决定改弦易辙,接受亲英美的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的领导。

  对于日本而言,这就意味着依靠拉拢和扶植傀儡的办法达到实际占有东北的目的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于是,19319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东北的核心城市沈阳发动突然袭击,进而占领南满铁路沿线的主要城镇,这一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对于制止日本的这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当时的中国南京政府对国际联盟寄予厚望,作出的决定是将解决事变的权力完全交给国际联盟,因此,命令东北军统帅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这就造成日本关东军得寸进尺,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占领了东北全境。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921日,中国政府很快向国联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国际联盟采取行动,并恢复事变前的状态。

  国联理事会立即研究表决了中国提出的申诉,第二天便通过决议,要求日、中双方停止一切冲突,并且撤退军队,同时,并未加入国联的美国也向日、中双方发出了类似的照会,但这一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于是,1024日,国际联盟第二次通过决议,要求日本军队撤退到南满铁路,并建议日、中双方举行直接谈判,以解决事端,但国联的决议遭到日本方面的反对。1210日,国际联盟理事会再一次通过决议,决定组成一个专门的调查团,赴远东进行调查。

    1932121日,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并着手对日军入侵中国东北事件进行调查。调查团于420日路经美国和日本后抵上海到达东北,此时,日本军队不仅已经占领了全东北,而且在东北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

  在进行了6个多月的调查后,国联调查团于94日完成了关于中国情况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并于101日由国际联盟发表。该报告书认为东北属于中国领土,日本侵占东北违反了国际联盟盟约,并且违反了《九国公约》(即由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九个国家关于“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1933224日经过激烈的争论,国联大会通过了关于调查团报告书的决议,决议宣布日军对中国东北的占领属于非法,要求日军从东北撤军,同时申明对满洲国不予承认,但没有根据国联盟约对日本进行任何制裁,还承认了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这实际上是一个对日本有一定妥协的决议。

  就是这样一个妥协的决议还是遭到了日本的坚决反对,日本代表当即退出会场。327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国际联盟。面对日本的骄横跋扈,国际联盟毫无办法,最后只能以对日本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而告结束。

  在此期间,日军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国华北的行动,并于19331月占领了由东北通向华北的战略要地山海关。193777日,日军在北平郊区的宛平城发动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展开。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对国际联盟还寄予希望的中国政府,于79日向《九国公约》各缔约国和苏、德递交备忘录,同时向国际联盟控诉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10月,在中国政府的请求下国联召开会议讨论日本入侵中国的问题,当时在国际联盟成员国中分量最重的英国希望通过国际干涉来解决中日冲突问题,在英国的支持下,106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对日本的侵略行为给予了严厉谴责,同时呼吁各国扩大对中国的援助,加强中国的抵抗力量。

  根据国际联盟的决定,113日《九国公约》缔约国以及以后加入的加拿大,同时还特邀苏联,总共十几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鲁塞尔召开远东局势会议,由于日本拒绝参会,加之国联常任理事国德国的拒绝参加,大会最后只是发表了一个宣言,重申了日本必须尊重《九国公约》原则,要求日本停止军事行动。

  但是,日本政府置若罔闻,国际联盟之后的所有努力都毫无结果。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以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中国战场则是二战在亚洲的主战场。

  三、意大利对国际联盟的挑衅

  早在1923年,意大利对希腊科孚岛出兵时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上就无所作为,但是,意大利对国际联盟的更大挑衅还是在其对阿比西尼亚的侵略上。

  阿比西尼亚即今天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对其觊觎已久,在1895年就曾入侵过阿比西尼亚,但遭到阿比西尼亚的坚决抵抗,并被打得大败。但意大利对阿一直贼心不死,墨索里尼上台后受国内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鼓舞,再加上阿比西尼亚此时处于事实的分裂状态,使得野心勃勃的墨索里尼决定再起吞并之举。1934125日,以发生在意属索马里与阿比西尼亚边境的瓦尔瓦尔地区的一个边境事件为借口,意大利出兵占领了瓦尔瓦尔,并强行要求阿比西尼亚向意赔偿损失。这一无礼要求遭到阿比西尼亚的坚决拒绝,弱小的阿比西尼亚深知不可能与意大利在军事上进行对抗,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国际联盟身上,193513日,阿比西尼亚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请求国联进行干预、制止侵略。

  当时的国际联盟事实上控制在英法两国手中,对于意大利的侵略行为,不论是从维护国际联盟宗旨考虑,还是从维护英国在北非和东非的利益出发,国际联盟都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是,英国和法国对待意大利的侵略行为极其谨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是怎样去维护正义和国际联盟的宗旨,而是怕得罪意大利后会促使意大利与德国结盟,因此,态度十分暧昧。

    19356月,英国殖民部常务次官约翰•马菲负责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就意阿冲突有可能给英国利益造成的影响向政府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这份报告认为,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侵略对英国在东北非洲的利益的威胁比较遥远,英国对此不值得为之一战。这就更进一步加强了英国政府不过多地招惹意大利的考虑,因此,决定采取与意大利进行协商的策略。

  法国的态度比英国则更进了一步,因为此时法国最关心的是德国对自己的威胁,而把联合意大利则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重点,以应对德国。在法国外长赖伐尔访问意大利时,甚至暗示墨索里尼,法国可以默许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自由行动,只是不便写到文字上而已。1935918日,由英、法、波、西、土组成的五国委员会提出阿比西尼亚由国际共管时遭意大利断然拒绝,狂妄的墨索里尼甚至大言不惭地告诉法国大使:“你就是把阿比西尼亚放在银盘子里送给我,我也不会收下,因为我已经决定用武力去占领它。”

    103日,意大利正式进攻阿比西尼亚。对于如此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径,国际联盟迫于各方面的考虑,不得不做出强烈反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行为,并决定从经济上予以制裁,但制裁清单并不包括石油、煤炭、钢铁等重要产品,这是由于法国的不合作态度所造成的。事后,墨索里尼在与希特勒的一次谈话中坦言,只要国际联盟将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一周后意大利就只好撤出阿比西尼亚。由此可见,国际联盟的制裁完全只是做做姿态,根本起不到制止侵略的作用,像这样的制裁注定会失败。

  其实,早在战争之前英法两国就已经达成秘密约定,不管怎样都不能与意大利进行公开对抗,以免将意大利推到希特勒一边。因此,经济制裁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而军事制裁、海上封锁和封闭苏伊士运河的关键举动都没有被采用。由于英法的态度,这种并不能完全称得上维护正义的国联决议事实上也得不到有效的履行。

    129日,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和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提出了一个所谓和平解决阿比西尼亚问题的“霍尔—赖伐尔计划”,建议将阿比西尼亚北部约6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割让给意大利,以换取意属厄立特里亚南部通过阿萨布出海口的约3000平方英里的土地,阿比西尼亚南部地区则作为意大利经济发展的居留区。这是一个典型牺牲阿比西尼亚的计划,计划一经公布世界舆论哗然,遭到各方面的强烈谴责,霍尔和赖伐尔被迫相继辞去职务。可气的是,贪心不足的墨索里尼要价更高,竟然也反对这个“霍尔—赖伐尔计划”。

    19365月,意大利军队依靠化学毒气对付顽强抵抗的阿比西尼亚守军,最后攻下阿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阿比西尼亚被兼并。

  值得深思的是,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亲赴日内瓦,于630日在国际联盟大会上发言,控诉意大利的侵略罪行,请求国际联盟干预并制止意大利的侵略,并呼吁国联向阿比西尼亚贷款购买武器抵抗意军。然而,这一十分可怜的请求竟然遭到23票反对,25票弃权,唯一的一票赞成者是阿比西尼亚自己。74日,国际联盟结束了对意大利的制裁。可见,国际联盟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世界各国在面对强权时,其维护人类公理的正义之心是何等地脆弱。

  四、德国对国际联盟的挑衅

  国际联盟的软弱,不敢伸张正义,屈服于强权,使世界各国深感失望,同时也给法西斯分子的侵略开启了方便之门。

  正是国际联盟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问题上表现的软弱无能,极大地激发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193777日,日本对中国敢于发动全面战争就是对国联能力透彻认识的结果。

  使国际联盟彻底丧失作用的是希特勒。受墨索里尼冒险侵略成功的鼓舞,希特勒决定挑战《凡尔赛和约》。根据《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不得在莱茵河的东岸50公里范围内驻军,这一地区应作为非军事区。而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部分,则是由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者协约国分区占领,这是为了保障法国安全,防止德国侵略之心再起,而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洛加诺公约》双重保证的。根据《洛加诺公约》,如果德国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将被认为是违反《凡尔赛和约》,缔约国可以采取军事行动。

  莱茵非军事区的存在是希特勒的眼中钉,因为非军事区约束了德国军事的扩张,使德国西线对法防御处于空虚状态。希特勒上台后一直想拔掉这颗钉子,但是,迫于《凡尔赛和约》和《洛加诺公约》的约束,再加上德国当时又只是刚刚开始重整武装,军事实力无法与法英抗衡,如果国际社会再出面干涉,德国不可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可是,国际联盟与英法在维护正义上的表现,以及面对强权的绥靖屈服态度,使希特勒感到有可能冒此一险。当时德国政府许多决策者都担心法国会出兵,也担心国际社会的干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顶住压力,力排众议,决定出兵莱茵区。193637日,在希特勒的命令下,35000名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并构筑军事防线,同时还占领了莱茵河西岸的几个重要城镇。当天,希特勒在国会的演讲中宣称,德国政府已从今天起重新确立在非军事区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并指责法苏互助条约是对《洛加诺公约》的违反。

  由于当时的德国军队不可能与法国军队抗衡,表面坚定的希特勒心里是没有信心的,他在对德国国防部长的密令中要求,开进莱茵区的军队如遇法军不得应战,并应立即退回到出发地。事后希特勒也承认:“在进军莱茵区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区,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事实应验了希特勒的判断。法国政府中当时主张出兵莱茵区,迫使德国撤军的呼声确实比较高,但在征求英国意见的时候,不愿冒战争风险的英国反对法国的主张,也反对对德国的制裁,法国政府由于不敢单独采取行动,错失了进军莱茵区,制止希特勒野心进一步膨胀的好机会。需要强调的是,当时的国际联盟实际上就操纵在英法两国手中,英法两国的这种态度使得国际联盟在针对德国出兵莱茵区的问题上,只是指责其违反《凡尔赛和约》,却没有采取任何有力措施。

  希特勒的冒险成功,使他本人在德国的声望迅速提高,德国扩充武装的决心更加坚定,希特勒的野心也更加膨胀。而后,在侵略、杀戮的道路上希特勒与墨索里尼成为志同道合者。

  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和意大利专门成立机构援助叛军佛朗哥,两国不仅用飞机帮助叛军运送物资和军队,而且派出30万的正规军以志愿人员的名义参与战争,帮助佛朗哥夺取政权。

  事实上,德意对西班牙的出兵与控制对于英法利益是严重的威胁,因为对西班牙的控制,事实上就是对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要道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这就必然威胁到英法与殖民地的联系,因此,英法深感不安。但是,习惯了妥协的英法政府还是怕与德意产生直接正面冲突,两国在协调后仍然决定采取不干涉政策,并于193693日与其他27个国家缔结了《不干涉协定》。

    1937918日,西班牙代表在国际联盟大会上发言,控诉了德国与意大利对西班牙的侵略行为,请求国联尽快研究制止德意两国侵略的措施,恢复西班牙获得军事物资的权利,要求非西班牙的军事人员撤出西班牙。由于英法两国不打算与德意发生冲突,国联只通过了外国军事人员撤出西班牙的决定。

    19385月,西班牙外交部长在国际联盟有关会议上再一次要求,国联会员国应根据国际联盟盟约,对侵略者采取集体行动,但英法投反对票,要求没有得到通过。在关于外国军事人员撤出西班牙的问题上,虽然由国际社会监督执行,但意大利和德国的所谓志愿军却拒不执行决议,最后导致西班牙共和国灭亡。

  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频频得手,使希特勒意识到国际联盟实际上无足轻重,完全可以撇开国联为所欲为。

    1938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这是对《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盟约》的公然破坏,但国际社会除了一点毫无用处的抗议之外,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措施,不久,各主要国家就相继承认了德国吞并奥地利的事实。

  在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并没有收敛其侵略的野心,而是马上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因为1300多万人口的捷克斯洛伐克除了有1000万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之外,还有300多万日耳曼人,这些日耳曼人大部分聚居在苏台德地区,这就为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借口。德国于193810月占领并吞并苏台德地区,之后又再一次趁火打劫,将捷克斯洛伐克肢解,并使其灭亡。

  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占使得国际舆论再次哗然,英法两国特别是曾一再对德国姑息迁就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国内外民众的猛烈抨击,国际社会对希特勒的不守信用进行了强烈谴责。

  但是,希特勒已经将这一切根本不放在眼里,193991日,希特勒德国公然撕毁《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向主权国家波兰进攻。93日,被迫无奈的英国和法国不得不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要通过协调各国的立场,以统一世界的行动,从而达到制止战争的目的,但实际结果却是在战争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并最终没能实现自己为制止人类战争而成立的初衷。事实上,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国联根本不可能阻止大国的侵略行为,更不可能统一世界行动去阻止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五、失败的裁军行动

  在国际联盟成立之初还开展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就是组织和协调国际裁军工作,那么,在这方面国联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根据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为了维护和平,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裁减本国军备,裁减军备的原则是适合保卫本国安全,并适合履行国际义务。这一灵活的裁军原则为后来各国研究讨论裁军计划,提供了永远也说不明白的借口,凡是在讨论裁军问题时,各国总是向有利于本国军备的扩张而限制对方军备发展的方面进行坚持,并讨价还价。

  为了使裁军工作合理有效地展开,19205月,国联理事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常设咨询委员会,负责裁军问题的研究工作。但是,这个委员会的研究工作一开始就遭到了英、法、日等军事大国的抵制,工作无法开展,因此,国际联盟于19212月又增补了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参与,组成一个混合委员会。

  混合委员会的工作同样非常困难,成效极其有限,尤其在涉及实质内容时一般都无法通过。又由于大国对裁军几乎不可能达成一致,且国联的命运是掌握在大国手中的,这就使得所有的努力常因一二个国家的反对而前功尽弃。混合委员会于1922年讨论最重要的裁军计划,即裁减欧洲国家陆军的计划时,考虑到德国的可能威胁,支持法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但因遭到英国和意大利的反对而无法通过。1924年,第5届国联大会通过了《日内瓦议定书》,该议定书包括了裁军、安全保障与国际仲裁等一系列内容,仅由于英国政府的不批准,便使得《日内瓦议定书》成为一纸空文。

    192510月,国联理事会第32次会议决定成立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并邀请非国联会员国的美国、苏联和土耳其参加。为召开国际裁军会议,该筹备委员会从1926年至1930年召开了7次会议,就裁军问题展开谈判,但由于分歧太大,每次会议都要在军备、军费、裁军的监督等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论,谈判极为艰难,进展缓慢。在陆军方面,法国以德国的可能威胁作为理由,坚决主张自己应该保持一支庞大的陆军,而英、美、意等国却始终反对这一要求;作为海军强国的英国和美国希望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但海军力量相对较弱的法国和意大利则不希望拉大这一差距;同时,对于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一方面要求协约国履行在巴黎和会上曾提出的裁军承诺,另一方面又要求与其他国家拥有平等权利,那么,最反对德国拥有军备平等权的自然是法国。

  在192711月召开的第4次筹备会议上,作为第一次参会的苏联代表提出了全部解散陆海空三军,销毁一切武器弹药,停止一切军事训练,取消全部空海军基地的建议,然而,这些根本不可能被各国考虑的建议只不过是一种作秀而已。

  在经过了漫长的7年筹备后,193222日,第一次国际裁军会议在日内瓦正式召开,与会国家60多个,包括了当时全世界所有的军事力量较强的国家,不仅有国联会员国,还有美国、苏联、土耳其、埃及等非会员国。会上各国纷纷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军方案,各国的利益差距又极大,因而根本就不可能调和。最典型的是,德国坚持自己应该拥有平等的军备权利,这是作为死敌的法国绝对不可能接受的,针对这一问题,在11月份的第二阶段会议上,德国以拒绝参会相要挟,由此逼迫美英等国向法国施压,法国只好表面认可德国的军备平等权,换得德国的重新参会。即使这样,德国还是觉得国际裁军会议是自己军备扩张的障碍,193310月,德国先后退出了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至此,裁军工作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1934611日,国际裁军会议在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后宣布结束,这也是宣告裁军会议的失败。从1920年到1934年,国际联盟对裁军工作进行了14年的艰辛努力,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最后不了了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便名存实亡,1945年二战结束,1946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国联自19201月成立,到1946年解散,共存在了26年。

  从筹备到成立,国际联盟倾注了许多有识之士和政治领袖的热情,许许多多热爱和平的人们对其充满期待和厚望,人们幻想着国际联盟的成立能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在许多人看来,有了这样的国际组织主持公道,战争会从此彻底消失,人类社会的公理能够通过这一组织得以伸张,世界将没有强权,大国将不会为所欲为,小国则可以找回自己应有的位置。然而,所有的期待与希望都只存在于人们的短暂幻想之中,国际联盟在存在的26年中,没有制止过任何一场重大的战争,也没能在裁军方面取得过任何实质性进展,它所有的贡献只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次不切实际的希望,并为以后联合国的成立提供过一定的借鉴经验。